Categories
Mind

我的時間到哪裡了?

請問全職在家帶小孩的媽媽們,有「每天沒做什麼事情,一下就又到晚上睡覺時間了?」感覺的請舉手!

這樣的感覺,在我生完弟弟後更明顯感受!

白天在家忙弟弟,晚上哥哥下課到家後忙哥哥,要是弟弟午覺時不小心多滑了一下手機,原本腦袋裡想要做的事情,就又被耽擱了….

如果妳也是一位在家工作,尤其是部落客、運用社群網站工作的媽媽,如何平衡使用這些工具於工作同時又不失個人娛樂的時間。如果妳希望擺脫被3C制約或讓妳無法有效率工作的雜事,讓自己拿回運用時間的主控權,這篇文章是寫給妳的。

最近P在看的一本書“Indistractable”中講到,如何減少「Distraction分心」很重要一點就是「forethought 謹慎規劃、審慎思考」。如何執行?就是做好「時間管理」。

聽起來很老套,對吧!但是妳知道其實,做好「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」,就是做好「痛苦管理 Pain Management」。

怎麼說呢?

Eyal用更生活化的方式解釋,人類有本能的反應去讓身體或心靈遠離不舒服的感覺,像是出門冷了我們會加件外套,進到室內熱了我們會脫外套,餓了我們會吃東西,累了我們會睡覺,感覺無聊的時候、或甚至壓力大的時候「我們會滑手機」。我們自然想遠離這些無聊、壓力、餓、累、冷、熱不舒服和痛苦等等的感受,讓我們逃脫的方法,像是上社群網站、打電動、講電話、東摸西摸這類的行為,就會產生。

該如何做好有效的「時間管理」?就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依照時間寫下來。代辦事項To Do List還不夠,每件事情應該都要依照時間安排執行。

P約在2週前,找了一天花了大約2個小時的時間,把我從週一到週日起床後每個小時要做的事情非常詳細地寫下來。除了工作相關重要的事情如運動、上課、寫文章、拍影片、拍照等,甚至連洗澡、滑手機、煮飯、練關節活動度、上教會、陪孩子、冥想和深度思考的時間都排進去,因為每天時間都有些微不同,所以安排上也挺費時。

我以前都會覺得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去規劃事情?與其花那些時間去規劃,我不如趕快做工作,還來得快。結果我錯了,以前常常因為沒有審慎的計畫,導致於我常常因為一點挫折、一點期望不如預期,心情因此大受影響,甚至有時自暴自棄,乾脆懶在沙發滑手機躲進社群網站上刷存在感,求溫暖(應證書上說的「遠離痛苦」),反而更沒效率,而且心裡卻越滑越慌。

只能說,在沒有計劃的前提下,就像樹紮根不夠深,遇到一點風吹草動就倒了。

依照著每日規劃執行了兩週,我整個人更穩定了,在面臨一樣心裡的難關時,我隨時可以翻回筆記,提醒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,把自己快速從情緒中拉回來,心情因此不再有太大的擺盪,反而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。

改變最大的,就是我更能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時光。安排的家庭時間,我100%投入,不想任何關於工作、臉書、IG的事情,把我最完整的注意力,都留在那段時間給孩子和家人。

投資自己2-3個小時做點計畫絕對值得!

P特別針對跟我一樣狀況的媽媽在安排上的一些建議:

  1. 把每天幾點到幾點要做什麼事情寫下來:包含滑手機、打電動、看電視、講電話等這些每天的娛樂和小確幸。
  2. 留時間的緩衝:空出1個小時,但是只安排30-40分鐘的運動內容。
  3. 留工作的緩衝:原本一週預計完成三件主要的工作,先精選兩項就好,然後確實在當週完成。
  4. 保持簡單生活:如果妳家裡也是有小小孩,盡量不要安排太多、太滿的活動,簡單輕鬆的親友聚會、戶外活動等,比較容易掌握好時間。
  5. 保持面對所有變數的彈性。
  6. 留筆記本(或電子檔)在身邊隨時複習、調整。

讓我們一起努力把時間找出來!

愛妳們每一位❤️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按讚Pelieving臉書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elieving

追蹤Pelieving IG: http://www.instagram.com/pelieving 

訂閱Pelieving YouTube 🔎Pelieving